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赵晓东。
近年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局为更好地对动植物资源进行监测保护而布设的红外相机,频频捕捉到各种野生保护动物的身影:云猫悠闲地散步林中,黑熊跳入水塘惬意洗澡,白尾梢虹雉深情高歌,白腹锦鸡和白鹇结队觅食,豪猪举家外出旅游此外,红外相机还频繁拍摄到了熊猴、赤麂、斑羚等多种野生动物,足见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富集和保护成效显著8月19日,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平凡,党委委员、副行长姚胜琦,党委委员刘健雄等一行莅保调研,并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市委书记杨军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杜春强主持签约仪式。平凡就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业务发展规模、机构设置以及未来重点投资意向作了介绍,并表示对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充满信心。他说,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和保山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累计在保发放贷款216.45亿元,目前贷款余额145.53亿元。[李活顺]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杨军表示,十四五期间,保山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建设,聚焦疫情防控、强边固防、巩固脱贫成果、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等大事要事,聚焦东河污染治理、教育质量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民生实事,实施一批重大基础项目、产业项目、生态项目、民生项目。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保山做出打造两区一地发展定位,更是为保山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时也为双方金融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衷心希望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一如既往鼎力支持保山,与保山共享发展机遇,持续深化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元化合作,携手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要扎实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如何落地,督促指导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巡回指导组莅保开展第二轮巡回指导要求: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本网讯 (记者 李美兰 实习生 郭晓宏)7月11日至15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巡回指导组到我市开展第二轮巡回指导工作,并于15日上午召开反馈会。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巡回指导组组长黄映玲、副组长马跃光,以及指导组成员出席会议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段凌翠:疫苗接种的人群比例越高,在人群当中形成的免疫屏障就更强有力,所以建议所有符合疫苗接种的人群都尽可能地到附近的接种点接种,保护了你自己,保护了我们整个社会。针对广大市民们所关注的关于疫苗加强针问题段凌翠也作出解答:到目前为止,没有提倡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只需要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完成两剂次接种即可。
除此之外,核酸检测对疫情防控工作也至关重要。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李美兰。
目前,疫苗接种工作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并已完成了18.5万人的疫苗接种。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段凌翠:第一二阶段,保山市完成266万多剂次的疫苗接种。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疾病防制科副科长段丽忠:通过全员(核酸)检测演练来锻炼我们的应急队伍,便于一旦有疫情发生能够尽快地将疫情控制住,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市人民的健康。据了解,为加强接种人群管理,更好地掌握接种情况,同时也方便市民接种疫苗,目前我市疫苗接种还可以采取网上预约的方式进行。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段凌翠:通过云南健康码进行网上预约,点开小程序,进入就会有提示在哪些接种点可以预约到新冠疫苗接种。为最大限度织牢疫情防控网,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建议,广大市民尽量做到非必要不外出,如确需外出的,一定要注意当地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本网讯(记者 李美兰 实习生 郭晓宏) 为尽快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强疫情常态化管理工作,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全面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工作,为全市人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疾病防制科副科长段丽忠:如果一定要外出的话,建议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尽量不要去,要到哪里去先打听好当地的疫情情况,配合当地做好疫情防控管理要求。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演练,截止7月14日,龙陵县、腾冲市已经完成了全员检测,隆阳区、施甸县、昌宁县检测正在有序进行中,希望广大市民积极支持配合,做到应检尽检。我市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启动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市共设置疫苗接种点113个,启动使用107个。
对于近期有市民反映接种疫苗后健康码无法显示或者无法通过云南健康码进行疫苗预约接种等问题,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提示:可拨打12320进行反馈处理。同时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在56天内接种第二剂才能达到全程免疫,尚未接种第二剂的市民请抓紧时间接种
交通仍然是制约高质量跨越发展最大的瓶颈,内联外通的综合交通体系不够健全。昌宁县委副书记黄晓东介绍,滇西最美田园城市建设,将在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建设标准,推进县城建设森林化、园林化、清洁化、和谐化、宜居化、宜业化、宜游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山更绿、水更清、田更美、园更靓、天更蓝、家更暖,在建设美丽县城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绿色就是打好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牌,建好两个示范区。协调就是工农协调、城乡协调,以优势农业资源推动工业发展,以田园城市带动城乡协调发展。不久前闭幕的昌宁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根据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确定了高质量建设滇西最美田园城市、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绿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区、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发展定位,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10%以上,到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26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5万元的目标。提出的四个发展定位,不逃避、不回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的每一个定位、每一项目标的确定,都是经过反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的,都是跳起来可实现的目标。新发展格局,就是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能源产业,逐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黄晓东介绍,十三五时期,昌宁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工业仍是制约高质量跨越发展最大的短板,缺乏带动性强、竞争性强的龙头企业。这四个发展定位,在我们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里,都有具体的细化和落实。
昌宁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俊介绍,围绕十四五蓝图,昌宁将重点推进工业聚集化、城市生态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发展数字化、脱贫成果巩固拓展长效化、项目建设高效化、招商引资链条化、资金保障多元化、民生改善优质化十个化,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绿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区建设,将立足昌宁资源和产业发展的优势,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抢抓硅基产业发展窗口期,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完善产业政策机制,积极融入全市硅基产业集群发展,争取进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高端,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绿色硅材加工产业链条,力争把绿色硅材产业做成百亿级产业,在打造绿色能源牌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对于昌宁来说,建设滇西最美田园城市、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绿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区,就打好了三张牌,就为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和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打好坚实基础。提出四个定位,就是要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在补齐弱项、短板上着力,把破解昌宁发展掣肘作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机遇更大还是挑战更大?如何让挑战变机遇,在变局中谋新局?如何补齐短板,变短板为跳板?面对新阶段的新使命、新挑战,昌宁县深入分析优势和不足,找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四个定位,努力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新坐标,以实干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这四个定位,是我们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和市委市政府昌宁现场办公会的具体行动。开放就是建好县城这个对外开放载体,建好高速路网这个对外开放基础。
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农业县的特点,将从特色农业拓展延伸到优势产业,从规模农业引领拓展延伸到品牌农业引领,从单一农业拓展延伸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的产业体系,力争茶叶、核桃、生猪、肉牛、蔬菜等产业实现产值5年翻番,农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在打造绿色食品牌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现宏伟蓝图,必须有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黄晓东介绍,创新就是实行差异化竞争,用好田园城市这个最好的资源,打造好最美田园城市这张名片,使之变为发展优势。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虽然已初具雏形,但生态优势、宜居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昌宁的四个发展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黄晓东介绍,昌宁县委将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构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建设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四个定位,昌宁将着力实施好项目投资和工业经济两个倍增行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美丽县城三项提质工程,以美丽昌宁、开放昌宁、幸福昌宁、平安昌宁四个昌宁建设,将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黄晓东说,省委省政府要求保山要努力成为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市委市政府要求昌宁打造最美田园城市、高质量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大力融入硅基产业集群。
而提出建设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这是昌宁人的共同愿望,也是昌宁人全面突破交通瓶颈的决心。共享就是通过发展产业、建好城市,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立足于昌宁的区位特点,瞄准到2025年县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96公里,4条高速公路在县城交汇目标,同步开展大瑞铁路保山至临沧连接线昌宁段前期工作,实施干线公路改造、村组公路通畅、澜沧江码头等项目,基本建成内联外畅、运行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目标,实现由七县区结合部向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转变,在交通强县建设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定位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农业仍然是制约高质量跨越发展最大的软肋,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这四个发展定位,在我们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里,都有具体的细化和落实。